开云手机入口 (中国)官方网站
最近更新
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策源蓄力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这一新词汇。新质生产力具有科技含量高、信息化程度高、智能化和网络化水平高的显著特征,而在汽车产业中,新能源汽车是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等诸多新科技的集成载体,智能网联汽车则代表着智能化、网联化等创新驱动和产业融合趋势,二者与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征十分契合,是汽车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汽车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能够熟练运用新质生产工具创造生产价值的新质人才,这就需要汽车类职业本科院校提升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专业布局,通过教师、教材、教法的变革,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提升人才培养目标。职业本科人才培养要不断适配和提升人才培养目标,以适应新质生产力对职业本科生应具备更加宽广的多专业复合知识、更加深厚的专业基础技能和跨界集成能力的新质人才新要求。此外,由于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因此职业本科人才还需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现场实际问题的判断、决策和处理能力,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以职业本科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专业为例,其与新质生产力相适配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提升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拥有一定的国际视野,掌握较为系统的本专业基础理论和技术技能,同时具备跨专业的复合知识结构,具备分析和解决工程现场实际问题的综合处置能力,具备一定的技术研发、工艺设计、现场管理、技术支持等技术实践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够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整车、零部件及配套设施的相关技术领域从事设计与分析、制造工艺设计与优化、生产现场管理与技术服务的一线专业技术人员(现场工程师)。

调整专业群布局。汽车类职业本科专业群的布局和建设,应紧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趋势,重点围绕新能源、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能源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技术来进行。要使专业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紧密相融,以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专业建设为核心,构建智能制造、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智能交通和北斗+等职业本科专业群,通过这种“一核多星”的专业布局,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家重点战略部署储备人才。学校要通过人才培养闭环反馈系统、校友会、区域产教融合体和产教融合共同体等多渠道,建立人才需求监测与分析体系,形成人才培养的动态跟踪与调整机制,确保精准对接行业企业需求和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为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策源蓄力。

“三教”改革之策略。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导力量,因此职业本科“三教”改革的重中之重是“创新思维”与“技术革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职业本科院校首先要形成“双师型”专业教师的内生机制,弥补专业教师学历背景和工作经历不足的短板。其次要通过校企共同设计课程等形式,以“胜任多岗位工作”为出发点,探索建立跨专业的交叉型课程体系,强化学生的跨界视野和协同合作能力,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课程与教材建设应紧跟高端产业与产业高端发展趋势和行业人才需求,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教材内容对接职业标准,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实现教育内容与企业最新技术发展的同频共振。要加强学生的识岗、跟岗和顶岗实习,加强学士学位论文(设计)的“双师三实两熟练”(双指导老师,选题源于实际、技术路线切实可行、论文成果真实可信,熟练掌握行业标准与规范、熟练掌握行业通用技能),让学生在真实教学环境中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再次要将虚拟技术、数智技术等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教学方法引入教与学的全过程,打造开放、灵活的学习环境,提升教育资源的可接入性和可访问性;利用大数据分析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和进度,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资源,提升学习效率。

(作者:李瑞明 雷亚萍 张陵单位系西安汽车职业大学。第一作者系学校理事长、校长。本文系中华职业教育社第二届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规划课题重点项目“黄炎培职业教育教学观赋能职业本科实践教学新样态的探索与实践”[ZJS2024ZN031]研究成果)

(转自现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网,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2024年4月30日)